儿童出虚汗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有环境温度过高、活动量过大、维生素D缺乏、结核感染等。
1. 环境因素衣物过厚或室温过高导致散热增加。家长需及时调节环境温度至22-24℃,选择透气棉质衣物,避免入睡时过度包裹。
2. 代谢旺盛儿童基础代谢率较高,剧烈活动后易出汗。建议家长控制每日运动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玩耍。
3. 营养缺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夜间多汗伴枕秃、方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
4. 感染性疾病结核感染可能出现盗汗伴低热消瘦。需进行PPD试验排查,确诊后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
持续多汗伴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适当增加瘦肉、鸡蛋、蘑菇等富含锌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