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长期炎症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异常、肠黏膜损伤、精神压力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选择低纤维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减轻胃肠黏膜刺激。
2、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规范根除治疗,可使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黏膜修复可选用瑞巴派特或复方谷氨酰胺。
3、心理干预长期病程易伴随焦虑抑郁情绪,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在精神科医师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4、定期复查每6-12个月进行胃镜或肠镜检查,监测黏膜病变情况。出现消瘦、便血等报警症状需及时就诊。
建议建立饮食日记记录症状触发因素,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