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变低血压可通过调整降压药物、补充血容量、监测血压变化、排查潜在病因等方式处理。血压异常波动通常由药物过量、脱水、心脏功能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降压药物降压药物过量是常见诱因,需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常用调整方案包括停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减量钙拮抗剂氨氯地平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
2、补充血容量脱水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改善。合并低钠血症者可短期使用浓氯化钠注射液,同时限制水分摄入。
3、监测血压变化建议每日早中晚三次测量卧位与立位血压,记录波动规律。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特殊类型。
4、排查潜在病因需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疾病。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自主神经病变者可试用米多君等升压药物。
血压异常波动期间应避免突然体位改变,增加膳食中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症状持续需及时心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