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黏膜斑是麻疹病毒感染后在口腔黏膜出现的特征性病变,主要表现为颊黏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是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1、定义特征麻疹黏膜斑指麻疹病毒感染后2-3天,在患者第一臼齿对应颊黏膜处出现的针尖大小灰白色斑点,周围伴有充血性红晕,呈簇状分布。
2、病理机制由麻疹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复制后,经淋巴组织扩散至全身,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形成特征性病损。
3、临床意义作为麻疹前驱期特异性体征,早于皮肤皮疹出现1-2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出现后24-48小时内会逐渐融合消失。
4、鉴别要点需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口腔黏膜病变鉴别,其独特分布位置、伴随发热及典型麻疹病程进展可资鉴别。
发现麻疹黏膜斑应及时隔离患者,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改善预后,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肺炎或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