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起水泡可能由摩擦刺激、接触性皮炎、汗疱疹、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摩擦刺激:长时间使用工具或剧烈摩擦可能导致机械性水泡,表现为局部皮肤隆起并充满透明液体。无须特殊处理,保持清洁干燥即可,若破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2、接触性皮炎:接触洗涤剂、金属等过敏原后引发免疫反应,常伴瘙痒红斑。避免接触致敏物质,急性期可用炉甘石洗剂,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
3、汗疱疹:手足多汗导致角质层水肿形成密集小水泡,与精神压力相关。减少出汗刺激,局部涂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口服维生素B族调节神经功能。
4、真菌感染:红色毛癣菌等侵犯皮肤引发水泡型手癣,边缘呈环状脱屑。确诊需真菌镜检,外用联苯苄唑乳膏,顽固病例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日常避免抓挠水泡,穿着透气棉质手套,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需及时皮肤科就诊排查系统性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