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眼睑腺体引起,主要与睑板腺堵塞、用眼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麦粒肿的形成过程主要有细菌侵入、腺体阻塞、炎症反应、脓液积聚、局部肿胀五个阶段。
1、细菌侵入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接触污染的手、毛巾等物品侵入眼睑边缘,当睑缘皮肤屏障受损或清洁不足时,细菌易在毛囊或腺体开口处繁殖。患者可能伴有眼睑红肿、灼热感等症状,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红霉素眼膏等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同时保持眼部清洁。
2、腺体阻塞睑板腺分泌的油脂因代谢异常或化妆残留导致排出不畅,形成阻塞后为细菌繁殖提供环境。常见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油性肤质人群,表现为局部硬结和压痛。热敷有助于疏通腺管,严重时需切开引流,避免自行挤压。
3、炎症反应细菌毒素刺激引发中性粒细胞聚集,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血管扩张和渗出。此时眼睑出现明显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减轻炎症,合并全身症状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
4、脓液积聚炎症进展后坏死组织与白细胞形成脓液,在腺体内形成黄色脓头。外麦粒肿脓头多位于睫毛根部,内麦粒肿则朝向结膜面隆起。成熟后需由医生无菌操作排脓,未成熟时禁忌挤压以防感染扩散。
5、局部肿胀炎性渗出和脓液压迫导致眼睑高度肿胀,可能影响视力或伴耳前淋巴结肿大。急性期可用硼酸洗液冷敷消肿,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或波及面部需及时就医。
预防麦粒肿需注意避免揉眼、定期更换眼部化妆品,油性皮肤者应清洁睑缘油脂。饮食宜清淡,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增强黏膜抵抗力。出现早期症状时可每日热敷2-3次,每次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48小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需眼科就诊。儿童患者家长应帮助清洁眼周,避免共用毛巾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