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侧长小疙瘩可能是口腔黏液囊肿、口腔溃疡、乳头状瘤、口腔扁平苔藓或黏膜白斑等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挑破或刺激。
1、口腔黏液囊肿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半透明、柔软的无痛性小包块,常见于下唇内侧。可能与局部外伤或反复咬唇有关。医生可能采用穿刺抽吸、激光切除或手术完整摘除囊肿。避免反复舔舐患处有助于预防复发。
2、口腔溃疡圆形或椭圆形黏膜缺损,表面覆有黄白色假膜,周围充血水肿,触碰疼痛明显。常见诱因包括维生素缺乏、免疫低下或机械损伤。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腔溃疡散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口腔乳头状瘤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良性增生,呈菜花状或指状突起,质地较硬,多无自觉症状。好发于舌缘、颊黏膜等部位。确诊需病理检查,治疗采用手术切除或冷冻疗法。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减少传染风险。
4、口腔扁平苔藓慢性炎症性病变,表现为白色网状条纹伴糜烂或丘疹,可能伴烧灼感。病因与免疫异常相关,需活检确诊。治疗选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局部免疫调节剂。定期口腔检查监测癌变倾向。
5、黏膜白斑癌前病变特征为不能擦除的白色斑块,表面粗糙,可能伴随皲裂。长期吸烟、酗酒或念珠菌感染是主要诱因。需病理检查明确性质,重度异常增生需手术切除。戒烟限酒,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控制真菌感染。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饮食避免过烫、过硬或尖锐食物划伤口腔黏膜。观察小疙瘩是否增大、出血或久不愈合,超过两周未消退需及时就诊口腔黏膜科。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