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多数情况下可以自愈。感染性腹泻通常由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食物中毒等原因引起,轻症患者通过补液和饮食调整可逐渐恢复。
1、病毒性感染: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等引起的腹泻多为自限性,表现为水样便和轻度发热。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益生菌制剂。
2、细菌性感染:沙门氏菌或志贺氏菌感染可能导致脓血便和腹痛。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
3、寄生虫感染:贾第鞭毛虫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常见于卫生条件差地区,表现为慢性腹泻和体重下降。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等抗原虫药物。
4、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食物可导致呕吐和腹泻。轻症补充电解质即可,严重呕吐需静脉补液,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吐药。
腹泻期间建议进食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