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阴道炎可能由分娩损伤、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调节激素、抗感染等方式改善。
1、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未完全愈合,可能导致局部黏膜屏障受损。建议保持会阴干燥清洁,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2、卫生习惯不良:产后恶露期未及时更换卫生巾、过度使用护垫等行为易滋生细菌。需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坐浴。
3、激素水平变化:产后雌激素骤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乳酸杆菌减少。可补充大豆异黄酮调节内分泌,或遵医嘱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治疗。
4、病原体感染:可能与白色念珠菌、加德纳菌等感染有关,常伴随瘙痒、豆渣样分泌物。需进行分泌物检测,遵医嘱使用克霉唑栓、甲硝唑片或硝呋太尔制霉素软胶囊。
产后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出现持续灼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复查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