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通常由药物损伤、感染、代谢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控制原发病: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规范管理,减少对肾脏的持续损害。必要时使用降压药或降糖药,如缬沙坦、二甲双胍。
2、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免疫因素导致的间质损伤,如泼尼松;贫血可补充重组人促红素;电解质紊乱需纠正酸中毒,如碳酸氢钠。
3、饮食调节: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克,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
4、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肾功能、尿常规及电解质,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