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治疗前需注意瘤体大小变化、肝功能评估、出血风险排查及妊娠期特殊管理,建议通过超声监测、血液检查等方式综合评估。
1. 瘤体监测:定期进行超声或CT检查,观察血管瘤是否增大或形态改变,生长迅速的瘤体需优先干预。
2. 肝功能评估:通过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检测肝脏代偿能力,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治疗方案。
3. 出血风险评估:巨大血管瘤或位于肝包膜下者需排查凝血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瘤体破裂出血。
4. 妊娠期管理: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能刺激血管瘤增长,需加强影像学随访,分娩时避免腹压骤增。
治疗前应避免腹部撞击类运动,保持清淡饮食减少肝脏负担,确诊后每3-6个月复查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