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出血主要来源于直肠末端或肛管静脉丛破裂,常见于内痔黏膜损伤或外痔血栓形成。
1、内痔黏膜破损排便时干硬粪便摩擦导致内痔黏膜撕裂,静脉丛血管暴露出血,血液呈鲜红色附着于粪便表面,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普济痔疮栓等药物。
2、外痔血栓破裂肛周静脉血栓形成后局部压力增高,皮肤破溃时出现暗红色血滴,常伴剧烈疼痛,需配合医生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等静脉活性药物。
3、混合痔血管渗血内外痔同时存在时,黏膜与皮肤交界区毛细血管慢性渗血,可能表现为厕纸带血或滴血,必要时需行痔动脉结扎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4、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或服用抗凝药物患者,痔区轻微损伤即可持续出血,需先处理原发病,同时采用云南白药等局部止血措施。
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蹲,出血持续超过3天或单次出血量较大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