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可能导致失明,但多数患儿通过早期干预可保留有效视力。失明风险与晶状体混浊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眼部异常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1、混浊程度:晶状体中央区致密混浊会严重阻碍光线进入,未及时手术可能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需在出生后6周内评估手术指征。
2、合并症影响:合并小眼球、视网膜病变等先天异常时,视力预后较差。需通过超声检查、ERG等全面评估眼底情况。
3、治疗时机:单眼白内障需在出生后4-6周内手术,双眼病例最迟不超过3个月。延迟治疗会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发育异常。
4、术后康复:术后需长期佩戴矫正眼镜或接触镜,配合遮盖疗法和视觉训练。约七成患儿可获得0.3以上矫正视力。
建议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眼科筛查,术后每3个月复查屈光状态,持续进行弱视训练至视觉发育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