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未经处理的木薯可能引起人体中毒。木薯含有氰苷类物质,在体内可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但经过充分浸泡、加热等正确处理后通常可安全食用。
木薯分为甜木薯和苦木薯两种,甜木薯氰苷含量较低,去皮后浸泡1-2天并彻底煮熟即可去除大部分毒素。苦木薯毒性较强,需经过更长时间的浸泡、发酵或研磨加工,传统方法包括切片后流水浸泡4-5天,或晒干后高温烘烤。加工后的木薯制品如木薯粉、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等,因经过工业化脱毒处理,一般不会导致中毒。
生食或处理不当的木薯可能引发中毒,症状多在食用后2-6小时出现,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痛,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儿童对氰化物更敏感,少量摄入也可能出现症状。若误食未处理的木薯,应立即催吐并就医,医生可能使用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剂。孕妇、消化功能较弱者应谨慎食用木薯制品。
日常食用木薯前需确认其经过规范加工,避免食用带有苦味的生木薯。烹饪时确保切片厚度不超过3厘米,煮沸时敞开锅盖使氰化物挥发。建议将木薯作为主食搭配其他谷物食用,单次摄入量不超过200克。出现口唇麻木等异常反应时立即停止食用,用清水漱口并观察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