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出现虚汗可以适量吃黄芪山药粥、红枣莲子羹、乌鸡汤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玉屏风颗粒、生脉饮口服液、虚汗停颗粒、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并调整饮食。
一、食物1、黄芪山药粥黄芪补气固表,山药健脾益肺,适合气虚型虚汗。将黄芪煎汁后与山药、粳米同煮,可改善感冒后气短乏力、动则汗出的症状。感冒期间胃肠功能较弱时宜少量多次食用。
2、红枣莲子羹红枣补中益气,莲子养心安神,对血虚型虚汗有效。莲子需提前浸泡去芯,与红枣、冰糖炖煮至软烂,适合夜间盗汗明显者。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糖分添加。
3、乌鸡汤乌鸡含丰富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配伍当归、枸杞可滋阴补血。适合久病体虚、面色苍白伴虚汗者。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食用,避免加重症状。
二、药物1、玉屏风颗粒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用于表虚不固型自汗。可改善反复感冒后怕风、稍活动即大汗淋漓的症状。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外感发热时禁用。
2、生脉饮口服液含人参、麦冬、五味子,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虚汗。对感冒后心悸气短、口干舌燥伴汗多者效果显著。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
3、虚汗停颗粒含浮小麦、麻黄根等收敛止汗成分,主治病后体虚多汗。对夜间汗出湿衣、醒后汗止的情况较适用。服药期间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着凉。
感冒后虚汗多与正气不足相关,除饮食药物调理外,需注意避风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汗。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忌直接吹风,汗湿衣物及时更换。若伴随持续低热、消瘦等症状,需排查结核等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可循序渐进进行八段锦等温和锻炼,增强卫外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