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不是越烫越好,过烫的茶水可能损伤口腔和食管黏膜。适宜的饮茶温度在50-60摄氏度之间,既能保留茶香又避免烫伤风险。
高温茶水可能造成口腔黏膜短暂性充血或灼伤,长期饮用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会增加食管黏膜反复损伤的概率。世界卫生组织将超过65摄氏度的饮品列为2A类致癌物,与食管癌风险升高相关。茶多酚等有益成分在高温下更易溶出,但温度过高会导致部分维生素C和芳香物质挥发。冲泡绿茶建议水温控制在80摄氏度左右,乌龙茶和红茶可用90-95摄氏度热水,黑茶可用沸水冲泡后稍晾再饮用。饮茶时可将茶水倒入宽口杯散热,或静置2-3分钟待温度适宜。
特殊情况下如风寒感冒时短期饮用稍热姜茶有助于发汗,但温度仍应控制在60摄氏度以下。部分传统茶艺表演中的高温茶汤仅作观赏,实际饮用前需冷却。胃食管反流患者、口腔溃疡人群及儿童等对温度敏感者更需注意避免烫饮。存放过久的凉茶可能滋生细菌,建议重新加热至适宜温度后饮用。
养成用嘴唇测试茶温的习惯,避免直接用杯沿接触嘴唇。选择双层玻璃杯或紫砂壶等具有保温功能的茶具,可延长适宜饮用温度的时间段。日常饮茶可搭配茶点,既能调节口感又能降低连续饮用烫茶的概率。出现持续口腔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黏膜损伤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