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对普通感冒通常无效。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约90%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引起。病毒侵入鼻腔和咽喉黏膜后,会引发打喷嚏、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这些症状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反应,而非细菌感染的表现。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或干扰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对病毒结构无针对性,因此无法缩短感冒病程或缓解症状。
少数情况下,感冒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黄绿色脓涕伴随头痛、扁桃体化脓等表现时,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常见的继发细菌感染包括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等,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但自行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耐药性增加等风险。
感冒期间建议多休息、保持空气流通,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鼻塞,适当补充维生素C。若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家长需注意儿童感冒时避免接触二手烟,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异常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