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期间一般不建议喝牛奶或吃海鲜。牛奶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海鲜可能刺激敏感胃肠黏膜。
牛奶含有乳糖,腹泻时肠道乳糖酶活性下降,未分解的乳糖会加重渗透性腹泻。部分人群存在原发性乳糖酶缺乏,饮用后易出现腹胀、肠鸣。急性胃肠炎或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牛奶中的蛋白质可能成为过敏原。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因含益生菌,对部分人群可能更友好,但仍需观察个体耐受性。
海鲜富含优质蛋白和组氨酸,在运输储存不当情况下易产生组胺,可能诱发过敏反应或加重炎症。贝壳类海鲜携带副溶血性弧菌等病原体风险较高,腹泻期间免疫力下降时更易发生感染。部分深海鱼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刺激肠道蠕动。若为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海鲜的高蛋白特性可能为病原体繁殖提供营养。
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渣、低脂的清淡饮食,如米汤、软面条等。症状缓解后可从少量脱脂奶开始尝试,海鲜需确保新鲜并彻底加热。若腹泻持续超过2天或伴发热、血便,应及时就医排查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等病因。水电解质紊乱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需特别注意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