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食养需注重营养均衡、易消化吸收及慢性病管理,主要有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补充钙与维生素D、减少高盐高糖饮食等要点。
1、控制总能量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下降,每日能量需求较成年人减少。建议选择低能量密度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避免油炸食品和精制糖类。合并糖尿病者需定时定量进餐,肥胖老人可适当减少主食量,但需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占比不低于50%。
2、优质蛋白补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2克蛋白质,优选鱼类、禽肉、豆制品及低脂乳制品。吞咽困难者可选择蒸蛋、豆腐羹等软质蛋白食物,慢性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植物蛋白摄入比例。
3、膳食纤维摄入每日25-30克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便秘,推荐燕麦、杂豆、菌菇等食材。胃肠功能弱者需将粗粮细作,如小米粥搭配南瓜泥。长期卧床老人需配合适量饮水预防肠梗阻。
4、钙与维生素D每日钙需求量为1000-1200毫克,可通过300毫升牛奶、芝麻酱及深绿色蔬菜补充。日照不足者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骨质疏松患者应避免与高铁食物同服影响吸收。
5、低盐低糖饮食食盐每日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低钠盐。隐性糖分需警惕,如蜜饯、含糖酸奶等。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代糖醇类调味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需限制反式脂肪酸摄入。
老年人饮食宜采用蒸煮等低温烹饪方式,食物温度保持40-60℃避免黏膜损伤。餐次安排建议少量多餐,两餐间隔不超过4小时。合并吞咽障碍需将食物处理为糊状或泥状,进食时保持坐位姿势。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出现持续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应及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和医学干预。日常可搭配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但餐后1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