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每天饮水量建议控制在1500-2000毫升,具体需根据体重、活动量及健康状况调整。
老年人机体水分占比较低且口渴感减退,饮水不足易导致脱水、血液黏稠度增加等问题。体重50-6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基础饮水量约1500毫升,可参考每公斤体重30毫升计算。若存在轻度活动如散步、家务等,需额外补充300-500毫升水分。高温环境或发热时,每升高1摄氏度体温需增加200毫升摄入。合并心力衰竭或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调整,通常限制在1000-1500毫升。建议晨起空腹饮用200毫升温水,分6-8次均匀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观察尿液颜色是简单有效的判断方法,淡黄色为宜,过深提示需补水。
除白开水外,可交替选择淡茶水、低糖豆浆或稀释果汁补充水分,但需控制咖啡因及糖分摄入。饮食中的汤类、粥品及含水量高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等也应计入总量。注意避免饮用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以防食管黏膜损伤,同时减少睡前两小时大量饮水影响睡眠。若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频繁起夜或呼吸困难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水平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