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视网膜脱离可能与玻璃体液化、高度近视、眼部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因素有关。视网膜脱离通常表现为眼前闪光感、视野缺损、视力下降等症状,需通过眼底检查确诊并及时治疗。
1、玻璃体液化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液化收缩,可能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这种牵拉可能造成视网膜裂孔,进而引发视网膜脱离。患者可能出现飞蚊症或闪光感。治疗需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解除牵拉,配合激光封闭裂孔。常用术式包括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
2、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眼球轴长过长,视网膜变薄且脆弱,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脱离。这类患者可能先出现视物变形等症状。预防需定期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变性区可进行预防性激光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3、眼部外伤眼部直接外伤可能导致视网膜撕裂或锯齿缘离断。外伤后可能立即出现视力骤降或视野缺失。需急诊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如巩膜扣带术。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视网膜贴合,避免再次脱离。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长期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缺血缺氧,产生异常新生血管。这些血管易破裂出血并形成增殖膜,牵拉导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通常有长期糖尿病史伴视力渐进下降。治疗需控制血糖,必要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激光。
5、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湿性黄斑变性可能引发视网膜下出血和渗出,导致局部视网膜脱离。患者多见中央视力丧失和视物变形。可通过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严重病例需联合光动力疗法。
老年人应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尤其是有高度近视或糖尿病者。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或视野缺损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术后需保持医嘱规定体位,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E及锌等营养素,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强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