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确实比年轻人更容易患真菌性肺炎,这与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多等因素有关。真菌性肺炎主要由曲霉菌、隐球菌、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控制不佳等。
老年人免疫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衰退,呼吸道防御能力减弱,真菌更容易侵入肺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基础肺病会破坏肺部结构,为真菌定植创造条件。长期住院或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扰乱正常菌群平衡,增加真菌感染机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时,高糖环境利于真菌生长。接受器官移植或化疗的患者因免疫抑制治疗,真菌感染风险显著增高。
真菌性肺炎在老年人中可能表现为持续低热、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非特异性症状,容易与普通肺炎混淆。部分患者痰液黏稠带血丝,胸痛症状较明显。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全身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常显示肺部结节、空洞或浸润性病变,但确诊需依靠痰培养、血清学检测或支气管肺泡灌洗等病原学检查。
预防真菌性肺炎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严格控制血糖,避免滥用抗生素。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减少霉菌滋生环境。免疫力低下者可考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感染扩散。治疗需根据病原菌种类选择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物,疗程通常较长,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