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降压时需注意药物选择、血压监测、生活方式调整、并发症预防及用药依从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降压治疗需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
1、药物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宜选用长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避免短效药物引起血压波动。合并糖尿病者可优先考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须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升高血压的药物,用药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2、血压监测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重点关注晨峰血压和夜间血压。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若发现收缩压持续超过150mmHg或低于110mmHg,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保持体重指数在20-24之间,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
4、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及早发现高血压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合并冠心病患者需控制心率,房颤患者应注意抗凝治疗。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遵循"三个一分钟"原则。
5、用药依从性使用分药盒或智能提醒设备避免漏服,不可自行增减药量。了解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如干咳、水肿等,出现不适及时咨询医生。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调整方案。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食盐量可用限盐勺控制,适量食用芹菜、海带等含钾食物。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眩晕,沐浴水温不宜超过40℃。家属需协助记录血压变化,外出时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信息。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急症表现,须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