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主要用于癫痫病灶定位、脑功能评估和神经外科手术规划,具有精准、微创的特点。
1、癫痫病灶定位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通过立体定向框架或导航系统,将电极精准植入脑深部结构,可记录癫痫发作期及发作间期的异常放电信号。该技术能明确致痫灶的解剖位置和电活动范围,尤其适用于磁共振阴性或病灶多发的难治性癫痫患者。与传统头皮脑电图相比,其空间分辨率可精确至毫米级,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的准确性。
2、脑功能评估该技术可在术前绘制脑功能区图谱,通过电刺激识别运动、语言、记忆等关键皮质区。例如刺激额叶语言区可诱发暂时性失语,避免手术损伤重要功能。对于肿瘤或血管畸形邻近功能区的患者,能帮助制定保留神经功能的手术方案。
3、手术规划指导立体定向脑电图提供的三维电生理数据可与MRI、CT影像融合,辅助设计手术入路和切除范围。在机器人辅助下,电极植入误差可控制在1毫米内,为激光消融、射频热凝等微创治疗提供导航依据。部分患者通过该技术可避免开颅手术。
4、科研应用该技术可用于研究癫痫网络传导机制、睡眠周期脑电变化及认知功能神经基础。高时空分辨率的深部电极能捕捉到头皮脑电图无法记录的高频振荡信号,为脑科学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5、术后疗效预测通过分析立体定向脑电图记录的发作起源模式、扩散路径及电刺激反应,可预判手术预后。若致痫灶局限且远离功能区,手术完全切除后无发作概率较高。对于不适合切除手术的患者,电极数据可指导神经调控靶点选择。
立体定向脑电图检查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前需完善头颅影像学评估。术后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患者检查期间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食物为主。若出现持续头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告知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