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继发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 多饮水每日饮用温水有助于稀释呼吸道黏液,缓解咽干症状。可适量饮用蜂蜜水或柠檬水,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咽喉。
2. 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用温水擦浴降温,儿童建议使用退热贴。禁止酒精擦浴,避免寒战加重症状。
3. 药物治疗针对病毒性感冒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阿莫西林。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伪麻黄碱。
4. 预防并发症感冒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出现耳痛、胸闷等症状提示可能并发中耳炎或心肌炎,需及时就医。
感冒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高热不退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