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不是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冒通常由鼻病毒等普通病毒引起。
1、病原体不同流感由甲型、乙型或丙型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变异性。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普通呼吸道病毒导致,病原体种类多达200余种。流感病毒可通过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结构不断变异,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大流行。
2、症状差异流感表现为突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感冒症状以鼻塞流涕、喉咙痛等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发热多为低热或不发热。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感冒通常病程自限。
3、传播强度流感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潜伏期1-4天,传染性强,易在人群密集场所暴发。感冒传播力相对较弱,潜伏期1-3天,多散发出现。流感病毒在物体表面可存活24-48小时,远长于普通呼吸道病毒。
4、高危人群流感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和儿童威胁较大,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加重。感冒对各年龄段影响差异不大,免疫功能正常者症状较轻。流感可导致超额死亡率上升,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显著增加。
5、防治措施流感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复方氨酚烷胺片缓解症状。流感流行季节需加强个人防护,感冒则需注意手卫生和呼吸道礼仪。
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鉴别诊断,流感患者需隔离治疗。日常保持室内通风,均衡饮食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C,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咳嗽喷嚏时注意遮掩口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