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支症状加重时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慢支通常由感染、空气污染、吸烟、过敏原刺激、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是改善慢支症状的基础措施,烟草烟雾会持续损伤气道黏膜。避免接触冷空气、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每日饮用温水有助于稀释痰液,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肉、西蓝花、梨等,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
2、药物治疗急性加重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支气管痉挛,头孢呋辛酯片控制细菌感染。慢性期可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雾剂减轻气道炎症,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用药期间需监测心率、血糖等指标。
3、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改善组织缺氧。使用制氧机时应保持鼻导管清洁,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合并肺心病患者需配合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睡眠时垫高床头可缓解夜间呼吸困难。
4、呼吸康复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10分钟能增强膈肌力量。缩唇呼吸可延缓小气道塌陷,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呼吸操配合振动排痰仪使用可提升排痰效率,训练前后需监测血氧变化。
5、手术治疗肺大疱反复感染或巨大肺大疱压迫正常肺组织时,可考虑肺减容术。严重肺气肿患者经评估后可接受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终末期患者可能需肺移植,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
慢支患者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PM2.5浓度,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监测病情进展。记录每日痰量、颜色变化,痰液变黄绿或带血丝时需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但需避免雾霾天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