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食物对身体有危害,可能引发急性中毒或慢性健康损害。霉变食物中的霉菌毒素可导致胃肠不适、肝脏损伤、免疫抑制甚至致癌,常见危害包括黄曲霉毒素中毒、赭曲霉毒素中毒等。
1、急性中毒食用霉变食物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霉变花生、玉米等含有的黄曲霉毒素会损伤肝细胞,严重时导致急性肝衰竭。霉变谷物中的镰刀菌毒素可能引起醉酒样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站立不稳。
2、慢性肝损伤长期微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引发肝细胞变性坏死,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该毒素与乙肝病毒协同作用时,肝癌发生概率显著增加。霉变粮油食品是主要暴露来源,需特别注意花生、玉米等高风险食物的储存条件。
3、肾脏损害赭曲霉毒素主要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霉变咖啡豆、葡萄干等食品中该毒素含量较高,烘焙加工无法完全破坏其毒性。儿童对毒素更敏感,家长需加强食品检查。
4、免疫抑制部分霉菌毒素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霉变饲料导致的畜禽产品污染是次要暴露途径。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任何霉变食品,普通人群连续食用霉变食物可能出现反复感染。
5、致癌风险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与肝癌、胃癌发生明确相关。霉变坚果类食品毒素浓度最高,即使剔除霉变部分,周边组织仍可能含有扩散的毒素。高温烹饪无法分解这类耐热性毒素。
发现食物霉变应立即丢弃整批食品,不可切除霉变部分后食用。日常储存粮食干货应保持干燥通风,使用密封容器。购买食品时注意检查保质期与外观,坚果类食品建议冷藏保存。若误食霉变食物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肝功能等检查,孕妇儿童等高风险人群需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