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医学上称为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
1、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或心脏栓子脱落。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性偏瘫、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治疗可使用阿替普酶注射液进行溶栓,或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严重时需行血管内取栓术。
2、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因脑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和脑血管畸形是主要诱因,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急性期需控制血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
3、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三大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发病风险。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中有脑卒中史者需特别警惕。
4、先兆症状部分患者发病前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过性黑蒙、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通常持续数分钟至一小时。这是脑血管发出的预警信号,应及时就医排查。
5、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常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早期康复介入至关重要,包括运动疗法改善肢体功能,言语训练恢复交流能力,针灸推拿促进神经修复。康复过程需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预防脑中风需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出现面部不对称、肢体无力、言语障碍等警示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获得专业治疗。康复期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家属应协助进行日常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