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经常脱出可能导致肛周感染、血栓形成、嵌顿坏死等并发症。内痔脱出是痔疮进展期的表现,多与长期腹压增高、静脉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1、肛周感染脱出的内痔黏膜暴露在外,易受粪便和细菌污染,可能引发肛周红肿、疼痛甚至脓肿。反复感染会形成慢性肛窦炎,表现为肛门潮湿瘙痒。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局部抗炎,配合高锰酸钾坐浴。日常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2、血栓形成脱出痔核静脉丛淤血后可能形成血栓,表现为突发剧痛和紫黑色硬结。血栓性外痔需在48小时内就医,医生可能采用麝香痔疮栓缓解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剥离血栓。避免久坐久站可降低复发概率。
3、嵌顿坏死痔核脱出未及时回纳可能被肛门括约肌嵌顿,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组织坏死。患者会有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需紧急手术切除坏死组织。术前可使用太宁栓缓解水肿,术后需定期换药。
4、贫血长期反复脱出可能伴随黏膜破损出血,慢性失血可引发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便血明显时可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止血,配合琥珀酸亚铁片补血。饮食应增加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
5、肛门功能受损长期脱出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出现肛门失禁或直肠脱垂。康复期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必要时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避免用力排便,保持粪便软化。
建议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温水坐浴1-2次,排便后及时清洁肛门。若脱出频繁或出现剧烈疼痛、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规律进行慢跑、游泳等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