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浑身酸疼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分泌增加、盆腔充血、缺铁性贫血、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1、激素水平波动: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会引发水钠潴留,导致肌肉组织轻度水肿压迫神经末梢。这种生理性变化可通过热敷腰腹部缓解,建议保持充足睡眠。
2、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子宫内膜脱落时释放过量前列腺素,刺激子宫收缩的同时可能引发全身肌肉酸痛。适量饮用姜茶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等药物。
3、盆腔充血:
经期盆腔血管扩张会压迫周围神经,放射至腰骶部及下肢产生酸胀感。采取膝胸卧位每日15分钟能改善血液循环,严重时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理因素。
4、缺铁性贫血:
经血流失导致铁元素缺乏会影响肌肉供氧,表现为乏力酸痛。建议月经后每周食用2-3次猪肝或鸭血,复合维生素B族可促进铁吸收。
5、心理压力:
焦虑紧张会降低痛阈敏感性,放大躯体不适感。练习腹式呼吸和渐进式肌肉放松能有效缓解症状,持续加重需排除纤维肌痛综合征。
经期应注意每日摄入50克优质蛋白和200克深色蔬菜,避免冷饮刺激血管收缩。推荐进行瑜伽猫式、仰卧抱膝等低强度拉伸,水温40℃左右泡脚15分钟可改善末梢循环。若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或伴随经量异常,建议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