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皮可能有助于辅助降血脂,但效果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葡萄皮中的白藜芦醇、原花青素等成分可能通过抗氧化、调节脂代谢等途径影响血脂水平,但无法替代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
葡萄皮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白藜芦醇可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活性,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成。原花青素能延缓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膳食纤维可与胆汁酸结合促进胆固醇排泄。但这些成分在葡萄皮中的含量较低,单纯依靠吃葡萄皮难以达到临床降脂效果。健康人群日常适量食用带皮葡萄对血脂管理有一定益处,建议每次食用量控制在15-20粒。
高脂血症患者需注意葡萄皮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葡萄皮降脂作用尚未获得权威指南推荐,现有研究多为细胞或动物实验,人体证据不足。部分品种葡萄皮可能残留农药,需充分清洗。胃肠功能较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腹胀腹泻。合并糖尿病者需计入葡萄果肉糖分对血糖的影响。临床确诊高脂血症者仍应以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等规范治疗为主。
建议将葡萄皮作为膳食补充而非治疗手段,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0克。血脂异常者需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保持低脂饮食并配合有氧运动。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持续超过3.4mmol/L,应及时就医评估心血管风险。食用葡萄皮期间如出现恶心、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