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调补身体可通过饮食调理、作息调整、运动保健、穴位按摩、中药滋补等方式进行。秋季气候干燥,易伤肺阴,需注重滋阴润燥、健脾养胃的原则。
1、饮食调理秋季宜多食银耳、百合、莲藕等白色食物,有助于润肺生津。山药、南瓜、小米等黄色食材可健脾养胃。适量增加核桃、黑芝麻等坚果类食物补充优质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2、作息调整秋季宜早睡早起,顺应自然阳气收敛规律。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耗伤阴液。午间可小憩15-30分钟缓解秋乏。注意肩颈、腹部保暖,尤其需防止足部受寒引发呼吸道不适。
3、运动保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调和气血。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为宜。运动前后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大汗淋漓导致津液耗损。雾霾天气建议改为室内运动。
4、穴位按摩每日按压迎香穴预防呼吸道疾病,按揉足三里穴增强免疫力。睡前按摩三阴交穴改善睡眠质量,搓热涌泉穴帮助引火归元。穴位按摩以局部酸胀为度,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
5、中药滋补肺阴虚者可遵医嘱服用沙参麦冬汤,脾虚者适用四君子汤。秋燥明显时可用川贝炖梨,血虚人群可适量食用阿胶糕。膏方进补需经中医辨证,避免盲目服用温热补品引发上火。
秋季调补需根据个人体质差异调整方案,阴虚体质重点滋阴,阳虚体质适当温补。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出现持续口干咽痛、咳嗽痰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补品。日常可练习深呼吸锻炼肺功能,用菊花、枸杞等代茶饮辅助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