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饮用冷饮需注意控制温度、饮用量和饮用时机,避免刺激胃肠或诱发不适。
冷饮温度过低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血管收缩和消化功能减弱。从冰箱取出的饮品可静置5-10分钟,使温度回升至10-15摄氏度再饮用。剧烈运动后应避免立即饮用大量冷饮,此时体温较高,快速降温可能引发头痛或胃肠痉挛。空腹状态下饮用冷饮会加重对胃黏膜的刺激,建议餐后间隔30分钟再饮用。含糖量高的冰镇饮料可能引起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需谨慎选择无糖或低糖饮品。部分人群如胃肠功能较弱者、术后恢复期患者、经期女性等,应减少或避免冷饮摄入。
选择冷饮时可优先考虑天然食材制作的饮品,如绿豆汤、菊花茶等具有清热作用的传统消暑饮品。外出携带保温杯装常温水,既能解渴又避免过量摄入冷饮。注意观察饮用后的身体反应,若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饮用并就医。儿童及老年人群体因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需控制冷饮的摄入量和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