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胸痛,长期反复发作可能损伤心肌功能,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心绞痛发作时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若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心肌细胞可能因长期供氧不足而坏死或纤维化。心肌细胞损伤后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满足机体需求,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导致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短时间内大量坏死,心脏泵血功能急剧恶化,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
部分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轻,心肌缺血呈短暂性、可逆性,及时治疗后心肌功能可完全恢复,不会发展为心力衰竭。这类患者通常表现为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发作有规律且程度较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多在50%-70%之间。通过规范用药控制心绞痛发作,同时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心力衰竭发生。
心绞痛患者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心功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早期表现时需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需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心绞痛的因素,遵医嘱服用抗心绞痛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