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活动一般会受限制,具体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由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不良姿势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评估。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可能仅出现轻微腰部僵硬感,活动时偶有疼痛,但弯腰、转身等动作仍可完成。此时椎间盘纤维环未完全破裂,神经根受压较轻,通过卧床休息、热敷、避免负重等措施,症状多可缓解。部分患者表现为久坐后起身困难,但短暂活动后受限感减轻。
当髓核突出严重压迫神经根时,腰部前屈、侧弯及旋转功能明显受限,可能伴随下肢放射痛。急性期患者常保持强迫体位,任何腰部活动均会加剧疼痛,甚至出现马尾综合征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此类情况需绝对卧床,并考虑硬膜外注射或椎间孔镜手术等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避免提重物、突然扭腰等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日常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核心肌群。若出现进行性肌力下降或二便异常,须立即就诊。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腰部活动度,不可盲目进行高强度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