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时全身瘙痒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螨虫叮咬、神经性皮炎或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皮肤干燥:
冬季暖气房或频繁洗澡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水分流失引发瘙痒。建议睡前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
2、过敏反应:
床单残留洗涤剂、新换的羽绒被褥或尘螨代谢物可能诱发过敏。表现为瘙痒伴红色丘疹,可能与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需更换低敏材质寝具并使用防螨床罩。
3、螨虫叮咬:
床垫中的尘螨常在夜间活动,其分泌物和尸体碎片会导致丘疹性荨麻疹。瘙痒呈局部聚集分布,可能伴随针尖样咬痕。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可有效灭螨。
4、神经性皮炎:
压力过大或焦虑会刺激皮肤感觉神经异常放电,形成越抓越痒的恶性循环。好发于颈部、肘窝等部位,可见苔藓样变皮损。建议通过冥想缓解紧张情绪。
5、肝胆疾病:
胆汁淤积时胆盐沉积于皮肤刺激神经末梢,表现为全身顽固性瘙痒伴黄疸。常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需检测肝功能明确诊断。
保持卧室通风清洁,选择纯棉透气睡衣,避免睡前摄入辛辣食物。持续瘙痒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破损、黄疸等症状时,需排查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夜间瘙痒加重可能与人体组胺昼夜分泌规律有关,必要时可进行过敏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