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痣初期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色斑点,中心有微小凸起,周围呈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常见于面部、颈部及上肢,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肝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1、外观特征初期蜘蛛痣直径约1-10毫米,中心为红色或紫色小点,按压后褪色,松开后迅速恢复,周围毛细血管呈放射状分布。
2、常见部位好发于面部三角区、颈部、前胸及上肢等上腔静脉回流区域,可能与局部血管分布密度较高有关。
3、生理性因素妊娠期、青春期女性因雌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出现暂时性蜘蛛痣,通常无需治疗,分娩或青春期后可自行消退。
4、病理性因素可能与肝硬化、慢性肝炎等肝脏疾病有关,通常伴随黄疸、腹水等症状,需通过肝功能检查确诊。
发现蜘蛛痣持续增多或伴随其他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肝脏疾病,日常避免抓挠刺激皮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