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具有传染性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控制病情,完全治愈概率较低。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肝脏保护、定期监测。
1、传染性: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日常接触如共餐、拥抱不会传染。建议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并避免共用针具、剃须刀等物品。
2、治愈难度:成人急性乙肝约90%可自愈,但慢性乙肝完全清除病毒概率不足10%。长效干扰素与恩替卡韦等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实现临床治愈。
3、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能有效降低病毒载量,需长期用药。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4、长期管理:慢性乙肝患者应每3-6个月检测HBV-DNA和甲胎蛋白,避免饮酒。若出现肝纤维化可联合甘草酸制剂进行保肝治疗。
乙肝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高脂饮食,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