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可能由遗传因素、过敏原暴露、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环境控制、免疫疗法、紧急救治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哮喘病史显著增加患病概率,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治疗需长期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配合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
2、过敏原暴露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引发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药物选择包括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
3、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支气管炎可诱发气道重塑,表现为喘息和FEV1下降。急性期需短效β2激动剂沙丁胺醇,慢性期联合噻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
4、空气污染PM2.5等污染物持续刺激气道黏膜,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除佩戴口罩外,严重者可考虑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注射甲泼尼龙。
哮喘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与冷空气刺激,定期监测峰流速值,家中常备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