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可能由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孕妇孕前存在未确诊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加重心脏负荷。表现为活动后心悸、气促,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呋塞米等药物控制症状。
2、风湿性心脏病既往链球菌感染导致瓣膜损害,妊娠期循环改变易诱发心力衰竭。常见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咯血,需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凝药物华法林。
3、妊娠期高血压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可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可能引发左心衰竭。典型症状包括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严格监测血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
4、围产期心肌病妊娠末期至产后5个月出现不明原因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与激素变化和血管活性物质有关。表现为极度乏力、端坐呼吸,需绝对卧床休息,医疗干预包括静脉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
建议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心脏功能评估,保持低盐饮食并避免过度劳累,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