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眼球震颤可能由小脑病变、多发性硬化、脑卒中、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原因引起,需通过神经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小脑病变小脑肿瘤或退行性病变可能导致眼球震颤,常伴随步态不稳和构音障碍。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甲钴胺、胞磷胆碱钠、银杏叶提取物等神经营养药物。
2、多发性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可引发钟摆样眼球震颤,多伴有肢体麻木和视力下降。急性期需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长期使用特立氟胺、芬戈莫德等疾病修饰药物。
3、脑卒中脑干或小脑梗死导致前庭神经核受损,表现为突发旋转性眩晕伴眼球震颤。需紧急溶栓或取栓治疗,后期配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
4、遗传性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变性等遗传病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眼球震颤,多合并锥体束征。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可试用辅酶Q10、艾地苯醌等改善线粒体功能。
出现持续眼球震颤应及时神经科就诊,避免驾驶和高空作业,日常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