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由飞沫传播、免疫力低下、密闭环境接触、基础肺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免疫调节、环境通风、原发病控制等方式干预。
1、飞沫传播肺炎支原体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接触后可能出现发热、咽痛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等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2、免疫力低下儿童、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功能不足易感染,常伴随乏力、肌肉酸痛。除抗生素外可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增强剂。
3、密闭环境接触学校、医院等密集场所易发生传播,表现为持续性干咳。除药物治疗外需加强环境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高危人群可预防性服用多西环素。
4、基础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哮喘患者感染后易加重,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需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严重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控制炎症。
日常注意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出现持续咳嗽发热应及时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