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后跟痛通常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或跟腱炎引起,可通过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缓解。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过度拉伸或损伤导致的炎症,跟骨骨刺则是由于长期压力刺激跟骨形成的骨质增生,跟腱炎则是跟腱过度使用或损伤引发的炎症。
1、足底筋膜炎是脚底后跟痛的常见原因,多因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跑步导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或损伤。建议减少足部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用足弓支撑鞋垫减轻足底压力,进行足底筋膜拉伸运动,如用毛巾拉伸脚趾,每天坚持10-15分钟。
2、跟骨骨刺是由于长期压力刺激跟骨形成的骨质增生,常见于中老年人或体重较大者。建议控制体重,减少足部负担,使用软底鞋或足跟垫缓解压力,进行足部按摩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波治疗或冲击波治疗。
3、跟腱炎是跟腱过度使用或损伤引发的炎症,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跑步者。建议减少运动量,避免剧烈运动,进行跟腱拉伸运动,如站立时脚尖抵墙拉伸跟腱,每天坚持10-15分钟,使用冰敷缓解疼痛和肿胀,必要时可进行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脚底后跟痛的原因多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如休息、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同时注意足部保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进行适当的足部运动和按摩,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以缓解疼痛和恢复足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