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可通过饮食调节、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提高血压。低血压通常由血容量不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节增加钠盐摄入至每日10-12克,分次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适量食用动物肝脏、瘦肉等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
2、运动锻炼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日30分钟,避免久站后突然改变体位,可穿戴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3、药物治疗严重症状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氟氢可的松、屈昔多巴等药物,需监测卧位和立位血压变化。
4、病因治疗继发性低血压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贫血患者补充铁剂,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强心药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空腹洗澡或高温环境久留,体位性低血压患者起床时应遵循"三个一分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