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黄疸程度需观察皮肤黏膜黄染范围、伴随症状及检测胆红素值,主要方法有目测皮肤黄染程度、检查巩膜颜色、观察尿液粪便颜色、血清胆红素检测。
1、目测皮肤轻度黄疸多从面部开始黄染,随程度加重可蔓延至躯干四肢,手掌足底发黄提示胆红素可能超过正常值数倍,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2、检查巩膜自然光下翻开眼睑观察巩膜,出现均匀黄色染色即为阳性,新生儿需避开结膜下脂肪堆积造成的假性黄染。
3、观察二便尿液呈浓茶色或粪便呈陶土色时,提示存在胆汁淤积性黄疸,可能伴随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警惕胆道梗阻可能。
4、血液检测总胆红素超过正常值即为黄疸,新生儿超过5mg/dl需干预,成人超过2mg/dl应排查肝胆疾病,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梗阻性黄疸。
发现黄疸建议记录症状变化时间线,避免摄入加重肝脏负担的食物,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