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手术后反复发热可能与术后感染、吸收热、胸腔积液、肿瘤热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抗感染、物理降温或药物干预等措施。
1. 术后感染手术创面或肺部继发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表现为体温持续超过38.5℃,可能伴随咳嗽脓痰。需进行血常规和痰培养检查,可选用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治疗。
2. 吸收热术后3天内出现的低热多因组织修复产生的致热原引起,体温通常低于38℃,无其他感染征象。可通过多饮水、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降温,一般无须特殊用药。
3. 胸腔积液术后胸腔积液继发感染或胸膜反应可能导致发热,伴有胸闷气促症状。超声定位后可行胸腔穿刺引流,必要时注射抗生素如头孢哌酮舒巴坦。
4. 肿瘤热晚期肿瘤患者因坏死物质释放可能出现周期性高热,体温波动大且抗生素无效。需排查肿瘤进展,可试用吲哚美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
术后发热期间应保持切口干燥,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体温超过39℃或持续3天以上需及时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