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静脉条索状硬结、皮肤色素沉着及活动受限,可能由静脉损伤、血流淤滞、感染因素及遗传性凝血异常引起。
1、静脉损伤静脉穿刺或外伤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压痛。治疗需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缓解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肝素钠乳膏、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或地奥司明片。
2、血流淤滞久坐久站或静脉曲张导致血液回流不畅,常见下肢静脉迂曲扩张伴胀痛。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口服迈之灵片、羟苯磺酸钙胶囊或七叶皂苷钠片改善循环。
3、感染因素细菌经皮肤破损处入侵引发化脓性静脉炎,伴随发热和脓性分泌物。需静脉注射头孢呋辛、克林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抗感染,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4、凝血异常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等疾病易形成静脉血栓,表现为突发肢体肿胀剧痛。需长期抗凝治疗,使用华法林钠、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减少高盐高脂摄入,出现持续发热或肢体肿胀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