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纤维肌痛通常由中枢敏化、神经递质失衡、遗传易感性、心理应激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普瑞巴林、度洛西汀、阿米替林等调节神经递质的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可能改善疼痛敏感性和睡眠障碍。
2、物理治疗水疗、热敷、经皮电神经刺激等物理疗法有助于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每周2-3次、持续4周以上的物理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
3、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能帮助患者建立疼痛应对策略,团体治疗可改善社会功能。持续3个月的心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效果显著。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进行太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结合拉伸可减轻症状。
建议患者建立症状日记监测病情变化,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镁元素,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诱发疼痛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