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皮疹出现时通常具有传染性。皮疹可能由免疫系统受损、机会性感染、药物过敏或HIV病毒活动等因素引起,传染风险与病毒载量、皮肤破损程度和接触方式有关。
1. 免疫受损HIV病毒破坏CD4+T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出现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皮疹,破损皮疹渗液含有病毒颗粒。需通过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
2. 机会感染卡波西肉瘤、真菌感染等继发性皮肤病可表现为皮疹,病灶分泌物具有传染性。需针对具体感染使用更昔洛韦或氟康唑等药物。
3. 药物过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能引起药疹,此时传染性取决于原发病情。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病毒载量。
4. 病毒活动急性期病毒血症时皮疹传染性强,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需坚持规范用药使病毒载量低于检测限。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皮损渗出物,发生高危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阻断药物,日常应通过规范治疗将病毒载量控制在不可检测水平。